贝蒂还建议非洲要成为一个“追随者”,“我们要向中国、印度学习经验,在他们的经验上做得更好。非洲的标签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那么我认为非洲可以进一步通过劳动力这一优势提高吸引力,让更多的投资者到肯尼亚投资?!?/div>
联合国经济和贸易发展委员会总干事穆希萨·基图伊则在致辞中谈到,制造业的转移,让制造流程变得越来越深刻,产业链条更加细化。而非洲目前仍只是通过进口原料进行简单的来料加工,如何提升技术含量是非洲纺织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纺织产业面临的挑战是新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能否转化为利润,因此,穆希萨·基图伊认为纺织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实现供应链的透明性和运营的稳定性,同时,未来行业的发展标签应该嵌入到高端价值链中,而不是徘徊于低端领域。
肯尼亚工业贸易与合作部部长亚当·穆罕默德在代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致辞时表示,希望纺织业能够为整个非洲大陆做出贡献。他说:“肯尼亚不仅是东非的门户,更是整个非洲大陆的门户,非洲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更多的投资。”
肯尼亚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经济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9%。有数据显示,肯尼亚的GDP占到东非的40%。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在过去三年中,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一直保持在略低于10%的水平??夏嵫钦谄洹?030远景规划》中明确,将在2030年前实现将肯尼亚建设成中等收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届时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将至少占GDP的25%。
对此,肯尼亚政府提出未来5年将重点推动四大计划:包括食品安全、保障性住房、制造业以及全民医疗四个方面。而纺织作为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创造GDP的产业,备受关注。
穆罕默德还谈到,私企作为经济的引擎,肯尼亚政府一直都在帮助与促进私企的发展,“肯尼亚当下失业率很高,作为政府,我们首先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吸纳投资、增加就业、创造繁荣?!?/div>
他还谈到,肯尼亚政府非常重视政策的连贯性、以及企业投资回报,在未来5年,肯尼亚要进一步创造就业、减少贫困,他们非常期待纺织和制衣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年轻人提供就业。
大会围绕六大议题展开,分别是纤维会议、非洲纺织工业、纺织价值链、纺织服装工业技术和数字化、零售/电子商务、国际纺联审计倡议与绿色经济。
科技、时尚、绿色定位推进中国纺织供应链责任发展
会上,国际纺联副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以“中国纺织服装供应链与快速变化时代的社会责任”为题,同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国经验。
他谈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纺织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并成为世界纺织工业的中坚力量。
中国纺织产业能取得现有成就,首先是充分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使得行业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活力;其次,是对外开放的成果,纺织产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第三,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效助推中国纺织产业不断向前;第四是 体系化发展,使中国纺织工业的产业生态体系更加完善,产业规模更具优势。
对于“纺织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一论述,孙瑞哲谈到了它的几点特征:
贸易格局的快速变化:新兴经济体崛起,贸易关系更加复杂;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缺少耐心与短暂关注正形成一种消费趋势;产业生态的快速变化:跨界、跨领域、跨区域合作成为常态。
谈到中国纺织供应链的新应对,孙瑞哲分享了中国纺织产业的经验与做法:
供应链柔性。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纺织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深刻改变了行业的组织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极大增强了纺织供应链应对需求端变化的响应能力。如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打造的AI visual recognition platform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平台,阳光集团人工智能图像辨识技术以及阿里“FashionAI 概念店”等等。
绿色发展。当前纺织供应链发展形态正在从责任向价值转变。以印染龙头企业航民股份为例,提前布局绿色发展,2018年上半年,企业印染主业实现收入16.54亿元,同比增长22.44%。
渠道融合。为更快捕捉市场变化,满足消费需求,线上与线下渠道、不同平台、不同模式之间正加速融合。如红豆无界零售店,利用技术为用户提供线下服装搭配指导并展示虚拟效果,海澜之家入驻美团外卖等等。
在快速变化时代下,中国有哪些机遇?孙瑞哲表示,中国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构建开放型经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扩大,同时,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和更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将极大地扩展市场空间,完善产业配套。
孙瑞哲还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纺织产业正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中国纺织产业正在以这一新的理念推进中国纺织供应链责任发展。对于中非合作,孙瑞哲表示,中方非常希望与肯尼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到肯尼亚进行投资。
棉花与粘胶纤维的混纺、交织是鼓励方向
在纤维会议关于棉花议题部分,与会专家分享了非洲棉花计划、保持棉花竞争力等内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以“棉花、化纤与未来”为主题,谈到了中国化纤与棉花产业的发展情况。
端小平表示,棉花与化纤一是替代关系,二是竞争关系,三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最近几十年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段,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近10年来中国棉纺产业使用非棉纤维量持续增加,2017年达1270万吨,比十年前增加51.7%,占中国棉纺行业纤维量的比重超过60%?!彼硎?,今后中国将大力发展与棉花密切相关的粘胶纤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常规粘胶纤维生产的绿色化;二是莱赛尔(Lyocell)纤维实现国产化,目前已形成4.5万吨生产能力,未来3年还将新增15万吨左右生产能力。
端小平最后谈到,从过去10年看化纤与棉花的竞争,虽然化纤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基本是良性的,竞争促进了各自产业的技术进步,未来化纤、棉花会和平共处,占据各自市场,但增量主要靠化纤。
端小平认为,由于中国竞争优势明显,化纤仍将继续发展,但发展速度将逐步减缓,并在2020年前后基本与全球增速同步,占全球的比重也会基本稳定。
“中国将会进一步放开棉花的进口,增加配额数量。国家轮入轮出制度将会在适当时机启动(国储棉储备到9月底大约还有250万吨左右),具体操作将更加市场化?!倍诵∑酵碧傅剑旆?、交织有利于发挥各种纤维的特点和优势,获得特殊的性能和不同的面料风格,但不利于化纤的循环再利用以及废弃织物的自然降解,因此棉花与粘胶纤维的混纺、交织应该是鼓励的方向。
在“非洲纺织工业”议题部分,来自全球的纺织同仁,积极为非洲纺织工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旭荣集团,就以其在内罗毕工厂为案列,谈到了非洲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
首届世界布商大会向全球发出邀约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还向全球纺织人士对即将在柯桥举办的“首届世界布商大会(中国柯桥)”发出邀请。
他说,正如今年ITMF大会的主题所讲的那样,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市场变革、科技迭代、国际贸易政策变幻、全球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等等,全球的业界都在积极应对,寻求新的创新的发展,探求国际产业间的共赢合作之路。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和推动下,中国将举办一个产业发展研讨和展望性的国际会议,作为全球纺织服装的产业大国,希望以全球产业共同体的理念,与全球的业界一起商讨全球产业的合作、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这次大会的举办地在中国绍兴柯桥,是中国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全球最大的纺织贸易集散中心。
陈大鹏说:“我在这里代表此次世界布商大会诚挚邀请各位参会,一方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最新发展,同时也通过这次会议表达共赢合作的理念,寻求合作的机会!”(徐长杰)
[编辑:田田]